这两天,不少湾区人的朋友圈都被这样一座超级工程的最新进展刷屏了:在经历了整整5年建设后,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终实现合龙,位于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深圳和中山在海底实现“牵手”。这座“海底长城”又一次刷新了大湾区海底工程的世界纪录。
(资料图片)
点击图片 观看视频
为什么说是“又一次”呢?
仔细看这张不久前拍摄的卫星图,横跨珠江口的大工程不少:从最早的虎门大桥到南沙大桥,再到港珠澳大桥……这些大工程、超级工程一次次让我们发出惊叹的同时,也不免让人疑惑:在这么短的距离里,费这么大的劲儿,建这么多“平行”工程,会是重复劳动吗?
咱们都知道:要致富,先修路。建造这么难的工程,当然也源于巨大的需求。
比如最早建设的虎门大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称为“全国最堵的高速公路”。通过虎门大桥,珠江两岸产业联系更加紧密,在“堵成景观”的同时,也见证了广东经济的腾飞。港珠澳大桥就更不用说了,它让粤港澳三地首次实现了陆路相连,三地人流、物流、资金流从此更加畅顺。
当然,不断挑战新难度的大工程背后,还藏着大湾区建设的“大彩蛋”:今年的广东《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到:将建设“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所谓黄金内湾,就囊括了环珠江口兴起的多座重要城市、重要区域。
今天,港珠澳大桥、横琴新口岸等粤港、粤澳间通道已经陆续打通,如何将粤港澳间的互通扩大、转化为大湾区一体化的大循环?就得把珠江口沿线城市都“拉入”黄金内湾,把发展的着力点向珠江口汇聚,继续探索高增长值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在大湾区里头形成“示范”中的“示范”,这正是广东正在围绕大湾区建设谋划的更大棋局。
而城市间如何连接,这些不断在珠江口穿针引线的超级工程,就成为激发城市间活力的大动脉。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深中海底隧道合龙的同一天,位于广东清远的清花高速也取得突破性进展。看似联系不大,却都是广东交通“顶层设计”的关键一步。
到2035年,广东将建成一万五千公里高速公路。其中,除了跨越江海的“超级工程”,也有像清花高速这样强化大湾区对其他地区辐射带动作用的联通工程。
从这个角度看,“黄金内湾”、粤港澳大湾区泛起的发展涟漪,势必深刻地影响括粤东西北在内的广东整体布局。
跨江跨海大桥“成团出道”,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越织越密,大湾区更加“秀外慧中”。在“桥”得见的大湾区未来里,今天大湾区扎下的每一根桥墩,走的每一步路,都作数。
(总台记者 刘帆 林丽丽 林铭浩 彭安若 郭翔宇)
[ 责编:田媛]上一篇:粮食巨头邦吉与维特拉达成并购意向
下一篇:最后一页
白酒新国标实施一个月后,不少酒企也纷纷推出适应新国标的光瓶酒新品。7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各大商超时注意到,光瓶酒货架上的产品包装
7月8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2021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业统计报告,2021年北京接待市民在京游人数1 26亿人次,较上年增长45 9%,较2019年
5月14日,郑州经开区第五大街一地铁口,一个核酸采样舱已布点就位,市民有序进行核酸采样。郑州经开区宣传部供图近日,河南省发布《河南省
稳就业保民生。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承办的河南省2022年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将于5月16日启动,持
政策内容由河南省(郑州市)12320卫生健康热线整理(截至2022年5月15日上午9时)01进入郑州市市域外入(返)郑人员须查验两码一证,即健康
X 关闭
X 关闭